新中大科技助力"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暨智能建造观摩会"成功举办

  • 发布日期:2025-09-18
  • 查看:529 次

9月17日,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新中大科技、中建三局承办的"2025年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暨智能建造观摩会"在杭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总结推广企业数字化建设、智能建造经验成果,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赋能工程建设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省(市、区)住建部门、行业和地方建筑业协会、建筑企业、科研院校等领导和专家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重点走进建设中的新中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二期工程项目、临安青山湖国际科创中心项目,现场观摩和体验了智能建造与数字化转型的最新实践成果。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冯峰致辞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委常委、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党工委书记张建明致辞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王锋致辞

开幕式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赵志国主持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罗尧治在主题演讲《数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中,系统阐述了数智化在设计、建造与运维全周期的应用。他介绍了无人机巡检、三维模型重构、网架弯杆智能识别等智能运维技术,以及智能建造机器人和板片空间网壳一体化设计生产系统。他强调了机器人与智能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传统建造模式,随着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建筑结构的高效定制与精准建造有望成为现实,为未来智能建造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新中大科技总裁韩爱生以《大模型到智能体,AI重构工程管理数智化》为题,系统阐述了大模型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价值与变革路径,以及人工智能从"大模型"迈向"智能体"的演进趋势,并提出工程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以管理平台为底座,汇聚数据资源,训练行业专属大模型,最终孵化出具备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各类智能体,实现从技术能力到管理价值的闭环。韩总还进一步结合实际业务场景,生动展示了"智能体"在投资测算、成本控制、合同审查、施工方案优化、进度调度、质量安全巡检等场景中的应用落地。这些"数字员工"正在逐步嵌入管理流程,推动工程管理从"经验驱动"迈向"智能驱动",开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阿里云产品解决方案高级专家袁艺青以《阿里云AI大模型与行业应用实践——走向生成式人工智能》为题,系统回顾了从决策型AI到生成式AI的技术演进历程,全面展示了阿里巴巴在大模型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探索。她以某建筑施工企业为例,介绍了其围绕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的数字化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业务覆盖设计、造价、施工、运维、供采等多个环节。通过VL模型,该企业已实现对施工现场图像的智能识别,自动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类型的安全隐患,显著提升了质安巡检的效率与准确性。

中建四局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总工程师柏志诚以《以数智为楫,启运河文博新程——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项目建造案例分析》为题,指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项目不仅是一个文化地标,更是数智技术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项目采用了BIM为核心驱动的数字管控平台,实现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其中,塔吊孪生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柏志诚强调,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智技术,不仅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建造精度,更在资源优化与能耗管控方面实现突破,助力项目达成绿色低碳目标。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公司总工程师许翔分享了青山湖国际科创中心项目的数智化建设实践。他介绍了项目在建造过程中广泛应用GRC幕墙板、大跨度钢桁架整体提升、机电预制化加工等多项智能制造技术。他指出,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深化设计,不仅优化了施工组织流程,还有效降低了现场作业风险。许翔进一步阐述了智慧仓储管理系统与多塔机集中管控系统的应用原理,通过数字化调度与智能协同,实现了物料精准管理与大型设备高效协同作业,全面保障工程进度与施工安全。

浩联智能科技总经理徐宏分享了新中大科技园"三全数智化"体系的应用实践。他介绍,新中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立足于实现四大数智化目标:满足多方主体协同管控需求、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应用、推进BIM"一模到底"的深化实践、深度挖掘ALL IN AI场景应用潜力。为此,项目创新提出"三全数智化"管理体系——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全要素智能化管控、全参建方协同应用。该体系有效提升了项目投建营一体化管控能力,显著提高现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全面实现从设计、建造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智化管理,为科技园区类项目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会议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总监苑玉平主持


“三全”数智化:走进建设中的新中大科技园

会议期间,参会嘉宾走进新中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实地体验了新中大"三全数智化"体系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深度应用。

新中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由中天建设集团承建,项目地处杭州市拱墅区,总建筑面积66446.5㎡,分A楼15层、B楼14层以及裙房4层,是新中大科技总部研发基地。项目整体以人文、科技、绿色为主题,实行"三全数智化"体系,分别为"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全要素智能化管控、全参建方在线协同应用"。BIM一模到底贯穿设计、深化、装配制造、施工、运营最后形成数字化交付成果;深度融合智能建造技术,通过智能用工、智能地磅、5G无人智能塔吊、智能电梯,施工机器人、巡检机器狗实现"天空地人一体化管控";充分利用AI工程建设大模型,覆盖AI+成本、AI+合同、AI+进度、AI+质安等业务场景应用实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变;业主、监理、设计、施工、物业、智能化各参建方协同应用实现全过程数据、文档在线流转。通过三全数智化应用提升投建营一体化管控能力、提高业财融合、数实融合、企项融合水平,最终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智化管理。

会议期间,参会嘉宾还实地走进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临安区青山湖国际科创中心项目。

本次观摩会集中呈现了我国智能建造的最新成果,展现了"中国建造"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坚定步伐。随着AI、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工程建设正迈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精益管控的新阶段。新中大研发基地项目作为"三全数智化"实践标杆,通过全过程数智化管理、全要素智能化管控、多参建方在线协同、AI+管理实践,生动诠释了智能建造的未来图景,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