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建造赋能新质生产力 湖南省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创新大会盛大召开
- 发布日期:2024-11-27
- 查看:1403 次
11月26日,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湖南省建筑业协会、湖南省电力工程企业协会、湖南省安装行业协会、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湖南省城乡建设行业协会主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湖南省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创新大会在长沙顺利召开。近600位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学会相关领导,以及企业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出席本次大会。
会议现场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勇致辞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勇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领域,建筑业也正在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次会议的主题聚焦“数智建造赋能新质生产力”,邀请到了业界具有卓越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传经送宝、授业解惑。希望与会嘉宾牢牢抓住此次机会,认真学习、深入探讨,携手产业同仁共同推动湖南省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建筑集团原总经济师、 中建五局原董事长鲁贵卿在会上作了题为《数智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的主题报告分享。鲁总结合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数智企业的特征内容,围绕数智企业顶层规划、数字化赋能“四个提升”、企业数字化“三维六面模型”建设、业财资税融合、产业生态圈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作了专项内容分享。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质量官陈浩在会上作了题为《以工程项目要素数字化为基石,用人工智能驱动智能产线变革》的主题报告分享。陈总结合当前智能建造发展、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内容指出,智能建造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涵盖统一筑造数据底座、重构生产要素关系、协同推进智能产线的装备制造、搭建人工智能算法桥梁等方面。他强调,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于推动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爱生在会上作了题为《数字化赋能工程建设企业新型竞争力》的主题报告分享。韩总指出,工程建设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其实现从传统业务模式向新赛道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围绕人工智能与工程建设行业的深度融合的趋势,以及AI赋能数智化管理变革为产业带来的发展新机遇,韩总重点分享了新形势下的企业业务转型趋势、企业数智化转型路径及其对企业开拓新领域的赋能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新中大科技在赋能企业EPC转型、投建营一体化管理、开拓海外市场、实施低成本战略、推进多元化经营以及积累数据资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心得。结合新中大“六和AI平台”的创新实践,韩总分享了“AI+市场经营、AI+生产管理、AI+财税管理、AI+风险管控”四大场景的应用实践,展现了AI技术在推动工程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开幕式及上午大会由湖南省建筑业协会秘书长段炼主持
11月26日下午,业财税融合与大商务成本管理专题研讨、智能建造与企项多方协同专题研讨、资质改革与无形资产管理三大专题研讨会议同步举行。通过专题性的交流研讨与分享,系统性展示了数字建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技术、最新方案、数字化应用场景、优秀案例等内容。
业财税融合与大商务成本管理专题研讨会议邀请到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税务主管潘唐甜,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经理黄伟,新中大科技副总裁孙越东,江西太平洋宇洪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洪钢,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总监袁璐,新中大科技云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褚世明围绕金税四期、资金管理、AI人工智能、业财融合、成本管控等内容进行了主旨分享和交流。专题研讨会议由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秘书长张利主持。
智能建造与企项多方协同专题研讨会议邀请到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信息部副部长禹华燕,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工程设计研究-项目管理团队及业务架构负责人刘小俞,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建筑行业专家王清峰,杭州浩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宏,江苏群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地产事业部总监朱斌,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原雷围绕国企数字化转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产业互联网、企项一体智能建造、智能用印、全栈可信技术底座等主题内容进行了主旨分享和交流。专题研讨会议由湖南省安装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婷主持。
资质改革与无形资产管理专题研讨会议邀请到资质领域资深专家,针对资质政策、资质申报策划与实操等展开交流分享。研讨会由湖南省电力工程企业协会秘书长何艳主持。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湖南省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创新大会的顺利召开对与会者了解行业最新政策、抓紧数字化转型机遇、学习借鉴行业最佳案例、启发数字化建设新思路有着巨大帮助。通过会议的举办链接了产业伙伴,打造了赋能行业创新与协同发展的区域交流平台,对赋能湖南省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着巨大助推作用。